想象著某天能夠看到自己寫的文章被轉(zhuǎn)載了一遍又一遍,想象著微風(fēng)順著流海吹過,想象著自由的每時每刻,想象著整個世界為自己轉(zhuǎn)動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某種希望,希望成為焦點或者什么樣的幸運兒,于是在意所有關(guān)于自己的言論,我是誰或許對于這個世界很重要的存在,每一個個體都不在獨一無二除了“我”。心的意識漸漸的看不到了自己的任何真實想法,有了什么就可以放棄什么的事,為了它們而尋找無數(shù)的理由去搪塞,而別人并不傻,于是剩下的就是自欺欺人,沒有因此而感到快樂,就是自然而然的了。自己就變成了一只蠶,吐絲將自己包裹起來,直到消逝的時候,所有邊緣人為此感到悲痛,當(dāng)更多的是悲哀。
欣賞就成為另一種人的一種態(tài)度,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意境,順其自然,不在乎學(xué)會放下,從而不再去有目的追求什么,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永遠從這些人身上消失,隨時隨地輕松的笑十分容易去打動人,心暢怡然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,也真因為如此世界上真正快樂的人自然也就不多。
“平凡人”自然有煩惱,在許許多多談?wù)撋顗毫Φ脑掝}中,經(jīng)常被視為一種很得體、充分的理由;的確每個人都是平凡人,就算所謂的精英,怪才,他們總有平凡人的一面,煩惱自然不可避免的事實,但是并不是一個評定是否快樂,還是自由的某項指標(biāo),它無法去影響,或者說從很大一部分去影響,因為它只是一個客觀真理,但不是人生的態(tài)度。當(dāng)你一直在意事情的發(fā)生時,你會認為它很重要,或是引起你的強烈興趣,會永遠放不下它;從另一方面來說,你的記憶中那段最長久的回憶,是因為你的重視。而這點本身并非錯誤。比如注重生活,細節(jié),更應(yīng)歸屬于好的習(xí)慣。
然俗世眷戀,卻無法兼得,可以舍棄無論多少的代價都要得到的人生理念就不太可取了,這就取決于人生的態(tài)度,善于釋者,人生的坎再多,一樣可以化解,反之則是事倍功半之舉。人在世,活的自在,少些無謂的掛念,豈不更好?